无乐斋日记
美科学家塞缪尔·伍德在最近的实验中,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首次利用成人的皮肤细胞“克隆自己”的科学家,不及针头大的胚胎存活5天后即被销毁。英国“生殖伦理评论”组织负责人约瑟芬·奎恩塔维尔说:“克隆人类是不道德、不安全和完全不需要的。”这条消息在晚餐后看报(《扬子晚报》
无论任何理由,生命对于自然是个奇迹是个造化因此,假如有了人类“克隆”一切都会失去生命原有的价值虽然“克隆”本身也许是个奇迹,是人类“游戏”的奇迹但不好玩。你想,小草野花昆虫飞鸟汩汩溪水群山绿林假如全是人为的那还有何趣味?你要小草的生命按照人类的意识生长那还是小草吗?很久很久以前当我第一次在雁荡山徒手攀岩的时候,我第一次享受了自然给我的惊奇:我们城市人刻意找寻的盆景花木的趣味原来在自然是多么的容易和平淡!因此人类热爱自然的心情,是最为奇妙的心境,假如一个人没有了热爱生命的热情窃以为是非常悲惨的事情,放到现在这件事上就是任意主宰生命,总觉得相当的恐怖。
科学究竟是越来越对人类有益还是在毁灭人类社会一直是个争议的话题,我们显然已经无法再享受到三十年或者五十年以前的美味佳肴,我们拼命在张扬的绿色食品理解成“改良食品”似乎更为恰当因为现在的绿色也都成为了黑色灰色了。科学会不会最终毁灭人类也是社会学家担忧的主题,这就好比爱情,假如你把爱情的DNA全部破解以为可以按照最美好最理想的过程复制一个爱情经历,我相信爱情就索然无味甚至爱情就没有了——爱情的最大魅力在于不可知性以及艺术的胶合性。生命的自然属性应该是而且必须是无可替代的,将“克隆”技术演变成人体零件的加工厂,以为可以造福人类,似乎有痴人说梦的感觉。试想,一个人的心脏损坏后将一个“心脏”零件移植到你的体内,还是你自己吗?人的生命或许是自然最大的奇迹,但怎样让这个生命更自然我以为是最重要的。所以科学,应该在这个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和发现,而不应该把人看成机器——有机体和无机体总有本质的区别,生命终结的时候就终结了,靠换个“零件”得以继续的生命,也许是在揉碾生命。
由之
于无乐斋